雨屋
“雨屋”是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生态主题展览的一部分,设在馆中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昏暗房间里。屋内,大雨持续不断,但是屋中的雨和屋外的雨却完全不同,因为不管人走到哪里,都不会被淋湿,就好像是雨在躲着人一样。
《雨屋》的创作历经4年时间,2012年在伦敦**展出,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亮相。
系统原理
雨屋创意的设计团队名为兰登国际,历时三年设计开发了这套不可思议的系统。兰登国际没有详细解释该系统的工作原理,但透露这个设计的成功是得益于隐藏在房间里的无数3D镜头。3D镜头会监测游客的实时运动情况并及时地上传给控制系统,系统再控制雨水避开游客。
结构组成
雨屋装置是由水、注塑贴砖、电磁调节阀、定制软件、3D追踪摄像头、钢梁、水处理系统、格栅地板组成的。现场别看大雨如注下个不停,因为是循环使用,每分钟《雨屋》使用的水不过1.8吨,这些水是普通的自来水,但在滴落前会经过清洁处理,在使用过程中,水还会进行循环的自我清洁。
历年展会
2016年
2016年4月,纽约雨屋空降昆明并接受市民参观,吸引众多市民尝鲜体验。
2015年
2015年,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宣布,由兰登国际(Random International)创作,余德耀基金会所收藏的大型互动艺术装置作品《雨屋》将于2015年9月登临上海。继2012年在伦敦巴比肯中心及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后,《雨屋》将在余德耀美术馆举办其在亚洲区的**展览,并由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全程支持本次展览。展览将于2015年9月1日对公众开放,并展出至2015年12月31日。
继其在余德耀美术馆展出后,《雨屋》将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进行巡展,下一站于2016年春季在北京亮相。
2013年
2013年夏天,雨屋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展出时,有人为了体验10分钟而足足等了9个小时。据MoMA统计,非会员观众在工作日的平均等待时间是4至5个小时,会员的等待时间是2至3个小时。在周末,非会员等待的时间可能**过5个小时。伦敦的观众也很执着,有观众据称等候了12个小时。对于雨屋在伦敦和纽约引发的热潮,有艺术评论家说,浸入式艺术越来越流行,很多人为了在里面自拍,甘愿在高温天气里受罪。
公司服务内容:
我司着力开发全新线下结合线上互动的创新型科技公司,专注人人参与的体验。我们致力于将艺术、科技、互动三者进行整合开发,其主要利用现代科学、高科技材料、生物、化学、视觉、灯光、音效等进行创作,作品涵盖现代互动艺术等领域。
上海徒木展览服务项目:
会议服务
承办、企事业单位、高校及其他非盈利性机构举办的各类、国内会议、产品发布会、论
坛、研讨会、年会、庆典演出等活动。
活动策划内容要和活动本身目的紧密衔接,要擅长于整合关联性较强的事情以及关联的资源。活动推广没有关联性是十分天真和蹩脚的策划。
《雨屋》是融合浪漫与**现实的“盗雨空间”,观众将会体验到一场不被淋湿的倾盆大雨。为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进行*一**的“**现实”互动体验,兰登国际为余徳耀美术馆量身定制了150平米的**较大的《雨屋》装置作品,观众“接触”雨屋的时间也因此增加至10分钟。为**较佳观展体验,单场人数**20人,与《雨屋》进行“第三类接触”。除此之外,《雨屋》开设观摩空间,让没能亲身体验的观众能近距离观看,与《雨屋》进行不**长的“第二类接触”。通过艺术来感知生态变化,感受有生命与无生命间的每一处微小互动。
不用召唤萧敬腾,就能感受清新自然的降雨,不用撑伞,也丝毫不被淋湿,你随意走动,雨会主动为你让路,让你产生一种能控制雨的错觉!“雨屋”令纽约人为之疯狂,**登录中国会有怎么的火花呢
尺寸长10X宽15米,高2米5.
模块大小:50X50厘米/块,25X25厘米/块。
采用模块化设计,末端控制技术,解决耗时,好工,运输,搭建的难题。
体积约10立方,重量约2吨左右,
雨屋梦幻的地方,想淋雨就淋雨,赶紧来电咨询吧。
有这样一间神奇的“雨屋”,下着不会淋湿任何人的雨。走进100平方米“下雨”区域后,屋顶的感应装置能测定观众的位置,并控制他们头**的区域停止“下雨”。